2025年的农历将拥有两个立春节气,即所谓的“双春年”(2025年的两个立春分别在2月3日-农历正月初六、2026年2月4日-但按照农历仍算在2025年的腊月十七)。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双春年”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寓意着生机勃勃,预示着这一年将风调雨顺、五谷丰收。而闰六月是指该年在农历六月之后额外增加一个闰六月,因“六”在传统文化中象征顺利,所以闰六月被赋予“双倍福气”的寓意,六月初一更被视为开启下半年好运的“半年节”。
双春年与闰六月同时出现的概率较低,约十几年一遇。据统计显示,1900-2100年间双春年与闰六月重合仅9次(如1925、1963、2025年),平均间隔13.3年。这种特殊组合在民俗中被赋予"双喜临门"的象征意义,该现象的低频特性既体现了农历阴阳合历的精密性,也为传统文化赋予了特殊的时间纪念意义。其稀缺性进一步强化了"天时地利"的传统心理认知。
因此,特殊的闰六月在民间有着许多讲究和习俗。尤其是“4要做,3要避,3注意”,福来祸事少,添福又增寿。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展开剩余84%一、4要做1. 吃闰月饭
这一习俗尤其在福建、江淮等地盛行,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体现了人们对家庭团聚和孝道的重视。 习俗的由来是源自在福建、四川等地广泛流传的“饥饿救母说”:相传古代某年闰月遭遇饥荒,一位母亲饿晕后,其出嫁女儿及时送饭救醒母亲。此后,每逢闰月,便形成外嫁女儿给母亲送饭的习俗,祈愿长辈健康长寿。 在过去,虽然人们的经济条件有限,对闰月饭的时间安排也有一定的讲究:上等家庭月初办宴(持续一月),中等月中(半月),下等月末(两三天),办得相当排场。现在,人们会优先选初三、初六、初九等月头的好日子,因“三六九好运久”象征吉祥。父母健在时由父母邀请出嫁女儿,父母不在则由兄弟操办。此番操作强调娘家对女儿的支持,提醒夫家尊重女儿、娘家是女儿的后盾。同时,也促进了家庭成员的团聚,加深亲情。另外,聚餐次数越多,也象征家庭越和睦、经济越好。 闰月饭必备长寿面(祈健康)、豆腐(寓富足)、五彩饭(五谷丰登)。俗话说:“吃泥鳅有修,吃豆腐有富有福,吃鸡蛋穿绸缎”,都要吃一些寓意好的食材,寄予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部分地区配咸肉菜饭或猪脚面线,象征添寿。在台湾,已出嫁的女儿会在闰月购买猪脚和面线献给母亲,通常包括两只前猪脚和六把面线,面线上还会系上红丝线和春花,以表达孝心。2. 送长寿礼
在北方,子女会自行蒸制或购买面鱼、鱼蟾等鱼形面点(也叫闰月糕)送给父母,寓意“年年有余”、“长命百岁”。 另外,象征延年益寿、多子多福、事事顺心的寿桃、石榴等果品也会搭配赠送。3. 送闰月鞋
传统上,在闰六月开始前,出嫁女儿为父母(尤其母亲)购买,并要确保长辈在闰月内穿上,以表达感恩与添寿祝福,取“闰月穿,添福寿”、“闰月鞋闰月穿,老人活到一千三”的寓意。也有一些地区扩展至儿媳送公婆或子女共同赠礼。 以带有红色元素的鞋最好,因为红色鞋面寓意着可驱邪纳吉。另外,通过“鞋(邪)踩脚下”的象征,祈求长辈健康平安。从实用角度来说:鞋子要舒适防滑,方便长辈日常行走。 现在,也兴起丈夫送妻子鞋,寓意“携手一生”或“招财”。4. 品闰月茶
在武夷山地区,这一风俗流传已久。在这一天,妇女们轮流设宴(传统要求仅限女性参与,男性不得参加),邀请邻近村庄的女性宾客以茶代酒聚会。不仅增进了邻里间的和睦关系,更在品茗中祈求身心和谐,缓解生活压力、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二、3要避1. 回避婚娶
部分地区视双春闰六月为婚嫁吉年,双立春象征“双倍生机”,“双六月”被赋予“福禄双至”的期许。因此,常被认为宜举办嫁娶等喜事。不过,也有部分地区民俗认为闰月结婚需谨慎,因为源自谚语“双春闰月不结婚,夫妻交恶泪纷纷”,认为此年结婚易致婚姻不和。比如在江浙闽南部分地区,认为闰月嫁女可能削弱娘家运势;客家等地则建议避开闰月或仅订婚。 华北某些地方至今坚持“闰月不嫁娶”,说这时候结婚的夫妻难到头。 但福建泉州反着来,专门挑闰月给新生儿办百日宴,觉得“双六月能锁住福气”。所以,在闰六月的婚嫁等喜事上,建议一定要切合当地习俗、重视地域传统、与家里长辈沟通确认禁忌,避免观念冲突,选择合适的日子谨慎妥善举办。2. 忌搬迁动土
搬迁:闰月被视为“虚月”,搬家易引家宅动荡、病灾缠身,故有“闰月当中不搬家”之说; 动土:修房、掘地等工程需避开闰月,以防“家运不长久”。3. 不宜出借钱财
民间认为闰月钱财流动不吉,借钱易引发纠纷或难以收回。三、3注意1. 注意饮食健康
闰六月正处在三伏最闷热的时候,“暑必夹湿”,如果过度依赖空调冷饮又会导致体质失衡,因此,饮食健康要引起重视。可饮用菊花茶、绿豆汤等凉茶清热降火,以缓解三伏酷暑。适量食用温补羊肉调和体内寒气,民间有“伏天吃伏羊,年保安康”之说。或者将鲜姜切片曝晒制成伏姜,用作调料或泡水饮用,暖胃散寒。 对于一些有鼻炎、哮喘等慢性病或者亚健康的朋友还可以去医院贴敷中医三伏贴调理体质。2. 注意生理健康
古人强调夏季“夜卧早起”(亥时入睡、卯时起床),但“夜卧”绝非熬夜,而是在亥时(21-23点)休息,保证7小时睡眠,顺应夏季昼长夜短的节律。特别是在闰六月,如果长期在湿热叠加的气候下熬夜特别易引发感冒、乏力以及免疫力下降的现象,更会加重身体负担、损耗精气神。另外,还要注意熬夜后忌食烧烤、冰淇淋等助湿食物加剧津液消耗。3. 注意身心健康
俗话说:"虚月不结怨"、"暑天忌嗔怒",闰六月为阴阳调和特殊时段,需要与周围的人和环境和谐相处、并保持家庭和睦的月份,争执不仅会破坏身心平衡,而且人在愤怒时体表毛孔张开,湿热邪气更易入侵致病。 有古籍记载:"暑月生隙,若及时疏瀹,反胜常时之契"。即便与人产生了嫌隙或者发生了冲突,也要试着及时化解冲突,没准儿还能与对方建立更稳固的情感联结呢。 古人言"夏日养心,胜吃良药",不如在夏日培养专注型爱好(绘画/棋艺/园艺),或与家人或朋友去郊野公园看看绿荫与荷塘来转移压力源、维持情绪稳定。尤其是夏日雨后,人仿佛也变通透,就连高柳深处的蝉鸣不止,也并不让人感觉聒噪,反而传递着雨后生命力的旺盛与灵动。“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但愿夏日的凉风拂过闰六月,也带给我们双倍的美好与希望。闰六月将至,时光缓缓, 愿你如荷,清雅绽放。生如夏花之绚烂,生命之美,即便终将凋零,也要留下一地芬芳。在这滚烫人生的前行路上,愿你我都如夏花般热烈,似清风般洒脱。不惧岁月漫长,不畏风雨兼程。因为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度,而在于是否真正活过、爱过、绽放过。
本文系趴窗看雨的小龟编辑原创,码字不易,严禁不良自媒体抄袭、搬运。喜欢我就~关注!~点赞!~支持我吧~-~发布于:北京市宏赢策略-网上配资公司-免费配资开户-专业配资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