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邮电大学“云那边”暑期社会实践团,在盛夏的阳光与希望中,奔赴祖国边陲——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田野与村落,面向边境儿童开展教育帮扶,携手地方政府共谋文旅发展。从姐告国门的支教课堂到德宏州文旅局的校地合作,北邮师生以专业知识服务边疆建设,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高校青年的责任使命。
教育赋能,智慧润心共育边疆
在瑞丽姐告国门,实践团面向中缅边境少数民族儿童开展了多场支教活动。
为大力推广国家通用语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北邮学子、实践团团员田耕通过趣味游戏、情景对话等形式,生动教授普通话发音技巧。从羞于开口到自信表达,从课堂互动到生活应用,孩子们以语言为桨,以知识为舟,打下了铸牢民族认同的关键锚点。
筑牢生命安全防线,守护儿童健康成长。团员李星雨则结合当地水域特点,传授水域险情辨别、借浮力自救等多种急救措施,让孩子们在模拟练习中掌握关键自救能力。这堂生命必修课,为边疆孩童补齐了成长中的守护短板。
展开剩余78%严守身心防护网,守护成长向阳光。刘奕帆、孙静遥开展了防性侵主题教育,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及相关案例,教会儿童辨别隐私侵犯、明确求助渠道,勇敢说“不”。
“哥哥姐姐们讲得有趣又有用,我长大以后也要成为像哥哥姐姐这样的老师,传播知识。”课后,一位缅甸籍学生动情地说,指导教师、经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宋洋向其赠送了校园文创拼图,勉励她努力成长,拼凑出精彩人生,未来回报故乡。孩子们眼中闪烁的希望之光,正是教育赋能边疆、续写人类命运共同体最生动的注脚。
智汇文旅,校地共绘发展蓝图
在德宏州文化和旅游局,实践团师生与地方政府共商数智文旅发展大计。“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生态优势,多彩的民族文化与独特的边境风情,让德宏成为了云南文旅新热点。”德宏州文旅局党组书记、局长杨爱军热情地向实践团推介了德宏丰富的文旅资源,他期待北邮发挥“信息黄埔”的专业优势,为德宏文旅规划、数字升级提供智力支持。
经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宋洋表示:“高校肩负着服务社会之责,团队将大力推动智旅资源与德宏需求深度链接。”文旅咨询专家晏梦灵副教授分享福建“建盏”品牌打造案例,为德宏文旅产品升级提供了新思路。指导教师王凯隆从“i德宏”本地生活平台建设、智慧旅游系统开发等方面展开研讨,并期待数智时代下德宏文旅完成从传统文旅到数智文旅的质效蝶变。
其间,北京邮电大学实践团师生与德宏州文化和旅游局业务骨干共同为“社会实践教育基地”揭牌,标志着校地合作进入新阶段。未来,基地将持续构建长效合作机制:一方面为北邮学子提供“学以致用、服务边疆”的实践平台;另一方面成为德宏文旅的“智力引擎”,持续输送数字技术、专业人才与创新项目,助力边疆文旅产业迈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新阶段。
从国门支教的三尺讲台到数智文旅的战略前沿,北邮青年用智慧传递温情,以数字赋能发展,以专业知识架起校地合作桥梁,以信息科技书写强国兴边的答卷,为这场跨越教育帮扶与产业振兴的实践行动写下了生动的注脚:新时代青年既是边疆未来的“播种者”,更是地方发展的“共建者”。当青春力量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校地携手、共兴边疆的壮美蓝图也将就此展开。(王凯隆)
来源:光明网
编辑:舒畅
发布于:北京市宏赢策略-网上配资公司-免费配资开户-专业配资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